棗莊網 > 新聞資訊 > 社會百態 > 正文

"百行征信"揭開神秘面紗 消除個人征信"信息孤島"

2018-01-08 09:41:26   來源:沈陽晚報   

      籌備已久的“信聯”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示,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至此,外界熟知的“信聯”官方稱謂確定為百行征信。它的出現不僅將重塑個人征信市場,也會對每一個消費者產生巨大的影響。

      “百行征信”橫空出世

      中國傳統的“征信體系”只有一個,就是央行征信。央行征信依托的主要是各銀行,由銀行把客戶在貸款、還款以及使用信用卡等方面的記錄匯總在一起,然后供銀行等金融企業使用。但一個人的社會生活面是很廣的,央行征信里能匯聚的信息極其有限。

      為了彌補央行征信的局限性,去年1月5日,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宣布授予8家機構征信資格。其中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華道征信。但后來央行發現,這種各自為政的民間征信方式,至少有兩大弊端:第一,各自為政,數據難以共享,效率不高;第二,可能出現數據寡頭。于是,央行決定將8家征信機構“收編”,成立一家資源共享、互通的“信聯”。

      個人征信服務領域強強聯合

      從公示信息看,百行征信由央行指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牽頭籌建。注冊地為廣東省深圳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其他八家企業合計持股64%,注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

      芝麻信用可以借助淘寶、天貓的交易記錄,以及支付寶交易記錄,來判斷一個人、一個商戶的信用;騰訊征信,則利用社交工具和微信支付記錄等信息,來判斷一個人的信用;深圳前海征信,可以依托平安集團數以億計的企業和個人客戶,以及其在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的記錄。

      把這八家機構征信信息統一起來,中國14億人的信用畫像,基本就眉目清晰了。信聯,相當于國家構建的新信用體系,里面不僅有我們的銀行流水,還有支付寶、微信,乃至所有金融平臺的數據。

      百行信為首,人無信而不立,這些話即將真正成為現實!

      與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功能互補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有征信記錄的自然人為3.9億,占總人口數不到30%,征信缺口巨大。近幾年,互聯網領域的個人金融借貸迅速增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導致個人多頭借貸、過度借貸、騙貸等行為不斷出現。

      據了解,百行征信主要在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網絡借貸等領域開展個人征信活動,與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運維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市場格局。

      業內人士認為,組建百行征信有利于共享個人征信信息,化解信息孤島的困局,緩解個人征信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有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有效遏制“過度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亂象,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有利于貫徹個人信息隱私權益保護原則,防止個人信息被過度采集、不當加工和非法使用。

      據人民日報、中國經營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上一篇:2017年,漲幅超過房價的東西是哪四樣?
下一篇:新版《紅樓夢》署名改變: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鶚續”

日本成本人H动漫无码免费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